台湾之旅旅游日记

台南之旅2019 – 赴一场文学之旅 《娘惹浮生》

Spread the love

这是一次难得的机缘,我第一次踏上了台南这片土地,一个陌生却又似曾相似的地方。这里是一个淳朴的城市,那现代化建筑与老房纵横交错,隐隐约约散发着一股怀旧的气息,感觉有点像槟城。比起台北,这里的脚步稍微慢,而且人情味更浓,感觉更舒适。

这次来台南的目的,除了吃喝玩乐之外,还为了一个展览而来,一个吸引我的展览 — 娘惹浮生 – 二十世纪初期台湾古代文学南洋旅行记特展。一向对娘惹文化为之着迷的我,当然就不能错过咯!参观了这次的展览之后, 我才知道在20世纪初,下南洋是一种风潮,在台湾人的眼里,南洋是聚宝盆,不少台湾人也在印尼或大马留下了足迹。在那时候就有台湾人来这里经商,也有文人到此旅游,更有师父到这里来弘法,也有台湾人和娘惹联婚等。

展场外边,那水蓝色的布景远远就已吸引人们的目光。没错,这颜色在老时代非常盛行,不光是娘惹家族,我家老一辈的人也喜爱,因此对我特别有共鸣。走入展场内先看到一对超大幅的男女黑白照,男的样子眉清目秀,西装笔挺;女的则浓眉大眼,丰润的嘴唇。她就是整个展览的主角– 张福英。展览以她的著作《娘惹回忆录》破题,记录板桥林家与当时文人在二十 世纪初期的时空背景下,如何跨越国家,种族,语言,艺术,文化的界线,与南洋地 区产生连结,影响文学创作特色,最后扩及台湾古典文学界与南洋地区的互动关系。

这次的展览乃籍由张福英曾陪同林景仁前往厦门、台湾的旅行经验,侧面观察板桥林家西渡厦门,转往南洋发展的家族迁徙史。张福英乃棉兰橡胶大王的千金大小姐,在那个年代,门当户对的联实属平常。但,她却只因为一张照片和一对手镯,就嫁给了远渡重洋而来的台湾板桥林家大少爷林景仁。当时的林景仁除了从商,他也是文人雅士,在和张福英结婚后在棉兰也住过一段日子,更把当时的生活写成书,《摩达山漫草》,另一本《天池草》。

台湾文人除了林景仁之外,也有许多台湾人到南洋来。会场有个互动区,只要触摸墙上的标志,墙边就会展示出曾经到过该地的作家。比如咱们的槟城,就有黄欣这位作家曾经写过一首诗《槟榔屿车中作》。“百里征车日未斜,家家都种佛桑花。欲描胜景凭窗望,画意诗情在落霞。能够看到美丽的晚霞”,又可以看到有家种大红花,莫非黄欣当时在直落巴巷?

另外,这一处的景墙也是吸引我之处,从一进场看,层层薄纱,朦朦胧胧的,特别浪漫。站在这个角度可以有一种穿透的感觉。就像走入张福英的生活一样,翻阅她一页一页的故事,了解当时一个娘惹的生活。也许是因为熟悉娘惹文化,也看过《小娘惹》这部剧,当我在阅读《娘惹回忆录》的时候,特别能沉浸在故事里头,脑袋也很自然地绘出故事的画面,让我陶醉其中。

更难得的是,这次的展览也向槟城的娘惹博物馆借来了许多展品,包括咱们熟悉的kebaya、batik、珠绣鞋、碗盏等展品,向台湾的朋友展示这些融合马来与中华文化的生活用品。看着这些展品,身为槟城人的我,也不自觉的感到自豪,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遗产。不过,这些展品的出现和《娘惹回忆录》有着很大的关系,因为在故事里头大量地提到这些物品的名称,因此读了故事再过来看展览,就会更加有概念。

另外,会场也展出了张福英的日记与手稿,可以一探她的生活趣事,当中还有一篇日记提到刘德华呢!其实张福英和林景仁的爱情到最后并没有白头到老,林景仁最终出轨,后来也写了一首诗送给张福英,而张福英也写了一首诗回赠林景仁。两人所写的诗也展示在展区的出口,同时也是整个展览的句点。

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张福英的家族和槟城的极乐寺也有一段渊源,虽然张家是棉兰人,但是他们也曾资助极乐寺的建设,因此在极乐寺里也供奉着张福英的父亲,只是从未对外开放。这些故事都清楚地记载在《娘惹回忆录》里。

总的来说,这次的展览分为四区:
第一区:台湾文人远渡重洋 – 介绍远渡重洋的台湾文人及其创作与事迹。
第二区:棉兰张家与其周边侨界 – 介绍棉兰橡胶大王张阿辉,可以注意的是张家与槟城的极乐寺有着深厚的感情哦!
第三区:板桥林家的西度与文学结社 – 介绍板桥林家以及他们在文坛上的事迹。
第四区:台湾与南洋交会的亮光 – 张福英在林景仁身上学会了汉语,并用汉语写诗,从这里可以看到南洋与台湾文学上的交汇。

大家如果有到台南的话,不妨到国立台南文学馆,去参观这次的《娘惹浮生 – 二十世纪初期台湾古代文学南洋旅行记特展》,相信大家一定会有共鸣!这项展览在馆中的展览室C展出,从2019年9月27日起至2020年3月8日。爱文学的你,千万别错过咯!

地址: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
官网:http://www.nmtl.gov.tw/